天气逐渐转凉
呼吸道疾病也进入了高发期
很多人发现,自己只是有点咳嗽
怎么吃了药还是好不了
反而越来越严重了?
这很可能是错把「肺炎」当感冒了!
恰逢11月12日世界肺炎日
让我们跟随大桥医院内科袁胜医生
一起加强对肺炎的认识
提高对肺炎的预防能力
肺炎,其实就是肺部的炎症,它可能由细菌、病毒、支原体、真菌感染引起,也可能由物理和化学刺激物伤害肺脏引起。
典型的肺炎反应会促使肺泡腔分泌大量液体,导致肺泡间隔增厚,阻止氧气进入血液,使得病人出现缺氧、呼吸困难的症状。
分泌的液体在气道内会刺激神经引起咳嗽,就像拿羽毛挠你的鼻孔,咳嗽可以辅助身体排出这些多余的分泌物,同时也有可能排出细菌、病毒等病原体,造成这些病原体的传播。
肺炎的症状因人而异,与感染的病原体、症状的轻重等有关,轻度的症状通常与感冒、流感等相似,但持续时间会更长。
咳嗽
通常会出现咳嗽,可伴有咳痰,痰液的颜色和质地也会因病原体和病情的不同而有所差异。
发热
体温可达到39℃以上,伴有寒颤或畏寒的症状。
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
由于肺部受损,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的症状。
胸痛
肺炎患者可能会出现胸痛或深呼吸时感觉胸部难受,甚至可能会在走路、咳嗽时加重。
咳血
多由支气管及肺血管破裂出血导致,这可能是支气管及肺受损的表现。
袁医生特别提醒↓↓↓
新生儿和婴儿感染肺炎后可能症状不明显,也可能出现包括呕吐、发热、咳嗽、疲倦、无精打采、进食困难等症状。
除了症状上的区别外,肺炎和感冒的病原体也不相同。肺炎主要是由细菌、病毒等感染引起的,而感冒则主要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。
很多患普通肺炎的人前期会误认为是一般的感冒,但是当“感冒”一直不好转,等到变成「大白肺」才追悔莫及,其实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好转的时间。
一般普通感冒7天左右就会好转,如果“感冒”7天左右都没有看到好转的迹象,则建议大家去医院进行检查,确认一下是否患上肺炎。
肺炎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飞沫传播、接触传播和气溶胶传播等,具体的传播方式取决于感染的病原体类型。如新型冠状病毒、肺炎支原体、流感病毒等病原体,常通过呼吸道飞沫、黏膜接触等途径在人群中传播。
肺炎爱欺「老、幼、病、弱」,这四类人群可要注意了!
老年人
65岁以上的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容易感染肺炎球菌;
5岁以下儿童
5岁以下儿童患肺炎概率高,易发展为重症;
患有慢性疾病的人
如心脏病、肺部疾病、肾病、肝病、糖尿病、恶性肿瘤等患者;
体弱者
体弱、免疫功能低下、营养不良者。
第一招:日常预防措施
戒烟:抽烟会损害肺部对呼吸道感染的自然防御能力;
勤洗手: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,尤其是在接触公共场所、动物或病人后,或者咳嗽、打喷嚏后,可以有效去除手上的病原体。
运动: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,提高抵抗力,预防感冒和肺炎。
均衡饮食:饮食以高蛋白、高纤维为主,保证维生素的摄入。
室内通风:保持室内空气流通,减少室内空气污染物的积聚。
避免人口密集区域:在流感高发季节,避免长期处于人口密集区域。
注意呼吸道卫生:有咳嗽、打喷嚏时戴口罩,或用纸巾、衣物遮挡口鼻,减少病原菌扩散。
第二招:接种疫苗
13价肺炎疫苗
6周龄~5周岁的婴幼儿都可以接种,2岁以内接种效果更好。
23价肺炎疫苗
适用于2岁及以上人群,重点推荐体弱或反复患肺炎的幼儿、60岁及以上老年人、慢性病和免疫力受损等特定疾病人群接种。
流感疫苗
注射流感疫苗可以减少因流感而导致的肺炎。每年在流感季节前接种一次。
特别提醒
流感疫苗+肺炎疫苗联合接种,有协同效应,可以实现“1+1>2”的预防效果。
秋冬季节,如果出现咳嗽、呼吸困难、发热、精神不佳等症状,请把握时机及时就医,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