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医者到父母 | 郑州大桥医院亲子关系心理沙龙温暖落幕

2025-08-29
1


从医者到父母

爱需要转换“频道”

郑州大桥医院亲子关系沙龙


8月27日下午,一场专为医护人员量身定制的金水总工会“幸福课堂进基层——幸福职工·惠至心灵”亲子关系心理沙龙在2号门诊孕妇学校温情开讲。

30余位来自临床、医技、行政等不同岗位的职工家长在专业心理老师的带领下,共同踏上了一场科学与温暖并存的亲子沟通探索之旅。



从“医者”到“父母”

我们不止一种角色


在医院,我们是守护生命的战士,是值得托付的队友;回到家中,我们是孩子眼中的超人,却也常是“最忙碌的人”。急诊突发的呼叫、连台手术的坚守、门诊不断的患者……工作的特殊性,让我们的陪伴变得“碎片化”,也让亲子之间的沟通,多了几分力不从心。

心理沙龙

这次沙龙,没有空泛的理论,只有真实的问题、真实的案例、真实的方法。




聚焦真实困境

解析亲子沟通的心理密码


“孩子顶嘴成了常态”

“家里小老虎,外面不吭声”

“嫌家长唠叨、不沟通”……

这些共性的困惑,在心理老师专业的梳理中,变得有因可循。

她从儿童心理发展阶段入手,帮助大家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,引导家长看清:孩子的每一个“问题行为”,其实都是他们正在成长的信号。


四种教养风格 你是哪一种

通过生动的坐标图示和互动问答,心理老师为大家介绍了专制型、权威型、溺爱型、忽视型四种教养风格,并深入剖析了其对孩子性格、能力、情绪发展的长远影响。

不少家长在现场反思自己的日常互动模式,认真聆听、频频点头,在共鸣中重新审视自己作为父母的角色定位。





沟通练习场

从“说教”到“共情”


沙龙中最打动人心的,是一场情境沟通练习。心理老师以“孩子顶嘴”为例,示范如何通过有反应的倾听、接纳情绪、启发提问等方式,将对抗转化为对话,把冲突变为理解。

一位参加活动的护士妈妈分享道:“原来我们平时习惯用的‘理性分析’,在孩子那里反而成了‘说教’。今天学会了用‘感受回应感受’,真的不一样。”

1

不仅学方法,更卸下焦虑

一个小时的沙龙,既有心理学知识的温柔注入,也有实用沟通技巧的轻松传递。大家不仅收获了如何应对孩子突发情绪、如何高质量陪伴的具体方法,更在交流中彼此支持、互相鼓励。

2

守护患者,也守护自己的家

医院始终关心每一位职工的身心健康与家庭幸福,致力于打造一个有温度、有归属感的大家庭。本次亲子沙龙正是“人文关怀”系列中的重要一环,未来我们还将继续推出更多贴近职工需求的活动,与大家一同成长、共同幸福。


愿每一个你,

既是优秀的医者,也是快乐的父母


愿这次沙龙带来的不止是方法,
更是一份从容,一份理解,
一份重新审视亲子关系的温柔目光。


让我们带上今日所学,
在治病救人的路上坚定前行,
在回家开门的那一刻,
也能弯下腰,真正走进孩子的世界。


下一篇:这是最后一篇
上一篇:这是第一篇
写下您的评论吧